查看原文
其他

【新安夜空】第136期|江红波:“峰之鱼”游向传承

江红波 黄山日报
2024-09-08





让文学唤醒梦想

用艺术点缀人生



“峰之鱼”游向传承



江 红 波






01

鱼幼渔



“峰之鱼”,是汪成峰在“闲鱼网”取的网名。


最初知道汪成峰的名字,是在前年。汪满田元宵节的“嬉鱼”,随着自媒体与网络的传播,越来越火。一日与亲戚闲聊,现在的年轻人哪个鱼灯扎得好,他们脱口而出:“柏枝垣成峰啊,他大鱼小鱼都扎得好。”



汪满田我是熟悉的,幼年就跟着祖母去看灯。初为人师,我在那村里小学教书,元宵节恰逢开学季,接连三年,我都拉个椅子稳坐走廊,安安静静地欣赏,看着鱼儿来来往往。虎年元宵节,我带家人去汪满田看“嬉鱼”。在村中间的大停车场上,看到几个人围着在扎一条四五米的大鱼。过去一问,俯身扎鱼的就是汪成峰,他抬起头来,似曾相识(我当年在小学教书时,他读初中,每天上学放学在半路经常能碰到,只是不知道名字)。站着聊了几句,他忙着的大鱼正等着晚上派上用场,我也就不打扰,加了微信。




02

前半生



陆续地,在他的朋友圈、抖音里看到鱼灯,慢慢地有了更多的了解。但总想着有时间,好好聊聊鱼灯。在几天前,他发了张图片过来:“江老师,扎了两条小鱼,你看看喜欢哪条,抽空过来拿去玩。”心心念念的鱼灯,看着都可爱灵动。冬日阳光暖意融融,也就去转转。



他客厅里没有电器,沙发上竖着几条不同的鱼。有刚蒙好布的,白白净净的;有的已经画好,栩栩如生。群鱼的背后是一条三米多长的大鱼,鱼头、鱼身拆开放着。地上的是散落的“鱼段”,铁夹子夹着白布鱼架。房间的床板上,是柴刀之类的工具,几条扎好的鱼骨架,聚在墙脚,靠在墙上,让人遥想鱼的前半生。


三十年前,读书的好坏得不到多少的重视,考上就读,考不上学手艺或外出打工。汪成峰初中毕业后,读书看不到曙光,跟着村人学了半年竹匠。不甘心在山里一辈子,跟着村里人去了杭州,在车床的轰鸣中过了十年。后来,做数控,又去物流开车,各种事情,都尝试过。




03

游啊游



在杭州的那些年,汪成峰把扎鱼的工具带在身边。闲着无事,扎几条小鱼,送送朋友家孩子。鱼灯里点亮红烛,在异乡的街巷游来游去,阵阵温馨,弥漫了全身。异乡终究不是故乡,汪成峰在2018年选择回到家乡,在开发区一家汽车配件厂找了一份工作。做事踏实,又肯吃苦,深得老板信任。



他回到家乡之后,时代发生了较大变化。旅游文化、非遗文化越来越得到重视,汪满田的鱼灯从山村游到了县城,又游向了大城市。大大小小的鱼灯,被更多的城里人所熟知、喜欢,小鱼灯陆续被他人接受,慢慢地进入市场。

扎鱼,是纯手工的作品。普通的小鱼灯,一米左右。鱼头、鱼身、鱼尾是分开的,中间有细细的铁环相连。举在手里,轻轻一摇,鱼儿就活起来了。鱼骨架的竹篾,是毛竹劈开的,当年学的半年竹匠,手艺在手上,这对他来说不算难事。鱼骨在他手上翻腾,细长的竹篾,先是大小不一的椭圆,然后一个个连起来,一条鱼骨架扎好,半天时间足矣。




04

涂红绿



骨架外面蒙上一层绵纸,然后是给鱼开墨画轮廓,最后是涂红绿。一条鱼,才算是完整了。鱼灯在村里,都是绵纸的,在巷弄里穿梭,纵然被刮破也无所谓,第二天糊上一层纸,再重新画鱼就行。嬉鱼的最后一晚,群鱼滩花戏水,大鱼小鱼相互碰撞,外面的绵纸都破了大洞,鱼腹中燃烧的蜡烛清清楚楚。大家熟视无睹,来年要重新糊绵纸的,破了就破了。



鱼灯的名气出来了,到汪满田看嬉鱼的人多了起来。看着鱼灯的漂亮与精彩,很多人也就买条“鱼”回家。年轻人总是有想法的,汪成峰看着鱼灯的火热,在“闲鱼网”上注册,取了网名“峰之鱼”,展示着自己扎制的鱼灯。汪满田的鱼灯,传承数百年,每个孩子都在鱼灯游嬉中长大的,每个人都会扎,也能涂两笔,但是肯钻研真正扎得好的,却极少。网络上的鱼灯,谁都看得见,货比三家,外形质量,一眼能看出来。生意也就开始慢慢地做起来。绵纸糊的鱼皮,放在车上或是家里,稍不留神就破了,一点看相都没有。外地人看着喜欢,想邮购。可是纸糊的鱼灯,快递时很容易破损。一路的颠簸,鱼灯寄到家,鱼肉似乎少了很多。





05

海棠染



2020年,他带了鱼灯去徽州区西溪南参加一个活动。屯溪一位搞摄影的朋友说,你们绵纸的鱼灯容易坏,何不用布的?一句话点醒了汪成峰。他不断地尝试,用各种布绷在鱼架上,确定了纯棉里布,专门调整了鱼骨竹篾的宽度。问题又来了,画绵纸用的传统工艺红绿粉,只能画绵纸,画在布上容易渗透。颜色上去,几秒钟就晕开了。他为此,又思考采取其他颜料,几经尝试,找到合适的涂料。鱼灯里面,也不用传统的蜡烛,转为电子灯,开关控制着亮度。



问题一旦解决,求购鱼灯的单子开始慢慢多起来。西安、上海、陕西……都有人要鱼灯,最远的卖到台南。要一两条的,要20条40条的,要一米长的,要三米长的。开民宿的,公园策展的,尤其是《大鱼海棠》的上映,穿着古装的年轻女子,举着鱼灯穿行在夜市,诗画一样的意境,让很多人浮想联翩。




06

跃龙门



汪成峰在企业上班,一周五天,只有两天空。一米长的鱼灯,扎骨架、绷棉布,开墨画鱼鳞鱼鳍涂红绿,基本上是两个工。他的空闲时间,也就用在这个扎鱼上。年前,接到了不少的单子,厂里事情太多,就转给村里的人做,自己没赚到钱,但是为村民带去4万元的收益,想想也是快乐的。

前年,汪满田村美丽乡村建设,征集鱼灯的外形用来做村口的标志物。汪成峰设计了两条弯身跳跃的鲤鱼,得到大家的赞许,钢筋水泥塑成了两条奋力跳跃的鱼,涂上了红绿。配上灯光亮化,在夜色中两条鱼儿,在跳龙门……


年里,村里推荐他申报第五批县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。我相信,鱼灯在他的手里,将来肯定会得到更好的发扬和传承。


- END -


  “

 作者简介



江红波,高级教师,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,出版过散文集。多家报刊特约撰稿人,作品散见于《黄山日报》《人民日报(海外版)》《扬子晚报》《新安晚报》等。“教高中语文,做自己文章”,生活变成文字,是人生乐事。


黄山日报



文创设计|神兽工作室

策划|胡青丝

制作|陈夏暑

摄影图片|本报资料图

征稿邮箱|hsrbxayk@163.com

联系方式|13685591385

(微信同步)


新安夜空

本栏目面向全社会征稿,题材不限。只要您有打动人心的瞬间,请务必记录下来,投给我们。可配图!可配乐!可搭配一切美好的元素。要求:原创首发!要有正能量!有温度!有力度!有深度!稿件一旦被采用,作者将获得保底稿酬+阅读量对应比例奖金。


值班编辑:胡晓苗

责任编辑:胡玉琪

二审:徐海生

 终审:李学军



往期推荐


【新安夜空】第113期|洪 波:阳光灿烂红旗村

【新安夜空】第114期|吴敏:为黄山而歌

【新安夜空】第115期|吴卫华:别路绕山川

【新安夜空】第116期|方鸿惟:来吧,走路去

【新安夜空】第117期|高莉莉 吴静:天路之歌

【新安夜空】第118期|黄良顺:去始信峰看日出

【新安夜空】第119期|吴孙民:晒秋徽州 呈坎风流

【新安夜空】第120期|项丽敏:荠菜赋

【新安夜空】第121期|许若齐:屯浦归来一片帆

【新安夜空】第122期|金志来:“泥与火”之歌

【新安夜空】第123期|汪远定:山水六章

【新安夜空】第124期|吴静:一蓑烟雨枕篁墩

【新安夜空】第125期|凌 亮:一棵桂花树

【新安夜空】第126期|胡青丝:田居野望

【新安夜空】第127期|方长英:金竹散章

【新安夜空】第128期|施志慧:塔川乌桕叶落红

【新安夜空】第129期|叶荣荣:古城山水绿

【新安夜空】第130期|程鹰:感时花溅泪

【新安夜空】第131期|郭飞:去见一棵树

【新安夜空】第132期|李松璋:石头上的云朵

【新安夜空】第133期|凌亮:阅读陈祁龙

【新安夜空】第134期|张全胜:老街理发店

【新安夜空】第135期|洪振秋:雪天的小火炉
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黄山日报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